地理资源所陶福禄团队发布东南亚季风区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数据集(2001-2020年)

       近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全球变化与农业生态系统团队(负责人陶福禄通过生态网络云平台发布了2001-2020年东南亚季风区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数据集,用户可在线访问获取数据。相关研究成果以“Paddy rice methane emissions,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mitigation potentials across Monsoon Asia”为题发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

       水稻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世界50%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同时,稻田是温室气体甲烷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全球超过90%的水稻产自东南亚季风区,因此,关注该区域的稻田甲烷排放和减排对于研究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不同种植强度与农业管理情景下的稻田甲烷排放的时空变化趋势,可以有效评估和量化稻田甲烷的减排潜力与路径,为制定和调整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团队搜集整理了全球1044条稻田甲烷排放观测记录,围绕影响稻田排放的环境要素包括年降水量、年平均温、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pH值、季前及季中水分管理情况、化肥施用种类等,使用随机森林方法建立甲烷通量排放模型,估算了东南亚季风区单季稻、双季稻、三季稻在不同农业管理措施下(当前情景、多次排水、秸秆不在当季还田、秸秆以生物炭形式还田)的甲烷排放通量,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为0.1°。图1为当前情景下2001-2020年东南亚季风区年均稻田甲烷排放通量。

 

1. 2001-2020年东南亚季风区年均稻田甲烷排放通量

      该项研究工作和数据制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114300641571493423011)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信息Zhou, H., Tao, F., Chen, Y., Yin, L., Li, Y., Wang, Y., & Su, C. (2024). Paddy rice methane emissions,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mitigation potentials across Monsoon Asi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173441.

数据链接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