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一数 | 南岭站:2021–2022年广东南岭站日尺度气象数据集
- :南岭站
- :2025-09-15
台站介绍
广东南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南岭站”)是2018年11月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在科技基础条件领域首批立项的三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之一,2020年12月28日年入选科技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名单”,2021年10月11日成为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的69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之一,是目前南岭山地范围内唯一获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级野外平台、广东省同期获批的3个国家级野外平台中唯一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研究站,也是目前唯一由广东省科技厅培育并获批国家级野外平台的研究站。
南岭站地处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生态屏障带,是重要的地理分异单元,保存有我国最大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所属的领域为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遵循国家站的建设要求开展监测、研究、示范和服务。南岭站重点开展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研究,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和南岭山地生态屏障带及资源环境管理研究,服务于国家科技部东部季风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自然生态系统野外数据采集,为南岭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支撑。
南岭站核心研究区域与南岭国家公园候选区的范围一致,总面积为1932.96km2,辐射跨越五省区的南岭山地屏障带范围。同时,按照野外条件平台的相关要求,修缮的南岭站综合实验楼主要设置办公室、实验室、会议室、档案室、仪器室等功能用房,以及观测研究人员的宿舍、厨房、餐厅、活动室等辅助用房,建筑面积为1200m2。南岭站主站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目前,南岭站初步建成的野外观测设施包括:永久性生物多样性样地57个、土壤固定样地12个、鸟类样线14条、脊椎动物长期监测点54个、标准气象观测场1座、梯度小气象观测设施13座,无人机遥感测绘100平方公里、卫星遥感监测数据11年。野外观测分析仪器175套、实验室分析设备14台、数据采集存贮和传输设备43套,其中单台套价值在30万元及以上仪器设备数量为11台套。
图1 南岭站科研楼
图2 南岭站综合观测塔
数据集介绍
南岭森林生态系统的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是我国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覆盖包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常绿混交林、山顶常绿阔叶矮林等多种森林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作为南岭山地最典型植被类型,对其群落气象要素进行监测有助于探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本数据集将南岭站2021–2022年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内连续采集的10 min平均风速、降水量、气温、气压、太阳辐射(总辐射、反射辐射、紫外辐射、净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相对湿度的原始数据,经过数据处理、质量控制和评估,以日尺度公开。本数据集的建立和公开共享,可为进一步认识南岭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提供数据支撑,为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数据引用方式
谭兆伟, 周平, 徐卫, 等. 2021–2022年广东南岭站日尺度气象数据集[DS/OL]. Science Data Bank, 2023. (2023-06-21). DOI: 10.57760/sciencedb.ecodb.00133.
论文引用方式
谭兆伟, 周平, 徐卫, 等. 2021–2022年广东南岭站日尺度气象数据集[J/OL]. 中国科学数据, 2024, 9(1). (2024-02-22). DOI: 10.11922/11-6035.csd.2023.0123.zh.
数据访问地址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服务平台:
https://www.nesdc.org.cn/sdo/detail?id=65e574827e2817653857acad
科学数据银行:
https://www.scidb.cn/detail?dataSetId=5c602ba66b59415a9ca64f420bed030b&version=V2
图3 2021-2022年广东南岭站日平均气温变化
图4 2021–2022年广东南岭站日降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