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一数 | 策勒站:2009-2015年塔里木盆地南部荒漠草地土壤元素含量数据集
- :NESDC
- :2025-04-14
台站介绍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策勒站”)始建于1983年,2003年加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2005年加入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NERN),定名为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策勒站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南依昆仑山,北临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80°43′45″E,37°00′57″N),海拔高度1318 m,面积130 hm2。区域气候极端干旱,属于典型内陆暖温带荒漠气候,年均气温11.9 ℃;极端最高气温41.9 ℃,极端最低气温-23.9 ℃;水资源短缺,年平均降水量35.1 mm,年潜在蒸发量2595.3 mm;水资源补给以昆仑山区融雪河流为主;地表径流洪枯悬殊,春季占9.3%、夏季占76.8%。全年盛行西北风,大风天气3~9天,风沙灾害频繁,年均沙尘暴20天,扬沙、浮尘240天;生态系统脆弱,沙漠、戈壁面积达95%,自然植被以多年生荒漠植物为主,盖度小于15%。在塔里木盆地南缘1400 km风沙线上,策勒站是唯一一个列入该生态区的中国生态系统网络野外研究站。
策勒站围绕极端干旱区的生态与环境特征,结合当地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开展恢复生态、风沙环境和绿洲生态的试验研究示范,构建绿洲防护体系、荒漠植被可持续管理、绿洲农田稳产高产、荒漠生态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和模式,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方向有:1.风沙危害过程及防沙治沙技术集成与示范。2.荒漠植物逆境适应策略与可持续管理模式。3.绿洲农田高产稳产技术与绿洲稳定性机制。4.荒漠生态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规模化应用。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建设,策勒站目前站区面积130 hm2,布置有荒漠试验区、农田试验区、林果试验区、植物引种育苗区、荒漠生态产业技术实验区等研发区15个,深根植物研究平台4个,绿洲农田水-肥控制试验平台2个,植物逆境适应性研究平台2个,绿洲防护技术研发平台6个,建有包括绿洲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在内的综合观测场和气象综合观测场6个。此外,策勒站在中昆仑山北坡新建了山地−绿洲−荒漠观测样带(海拔3500-1350 m),为研究昆仑山北坡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中的响应提供了监测平台和研究平台,拓展了策勒站的研究区域和研究领域。同时,拥有完善的水、土、气、生监测仪器设备50余台(套),实验办公楼(400 m2)、专家公寓(1500 m2)、餐厅(150 m2)、道路、车辆等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
数据集介绍
策勒站自2005年加入CERN以来,按统一的监测规范,对荒漠生态系统中土壤营养元素、主要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进行长期定位监测。本数据集整理了策勒站2009−2015年7个农田观测场和3个荒漠观测场长期采样地0−10、1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土壤的交换量(钾离子、钠离子及阳离子交换量)、养分全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及pH)、矿质全量(SiO2、Fe2O3、MnO、Al2O3、CaO、MgO、K2O、Na2O及S)、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硼、锰、锌、铜、铁、硒、镉、铅、铬、镍、汞及砷)、速效微量元素(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钼、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锌及有效硫)、机械组成及容重等数据。
在土壤样品的采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录入和质量检查过程中,严格按照CERN统一制定的土壤观测规范和土壤观测质量控制规范来开展相关工作。为保证测定的数据更具代表性与有效性,本数据集的土壤表层样品重复测试数量不少于6个,剖面土壤样品重复数不少于3个。同时,在分析测试环节添加了标准物质控,检测过程中插入农业土壤全量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7454-GSS-25)和有效态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7461-ASA-10),进一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本数据集可以为揭示塔里木盆地南缘荒漠草地土壤质量变化规律提供长期的、系统的监测数据,为研究大气−土壤−植物在荒漠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过程提供基础性数据,服务于荒漠生态系统修复和保育。
数据引用方式
王鹏, 李向义, 热甫开提, 等. 2009-2015年塔里木盆地南部荒漠草地土壤元素含量数据集[DS/OL]. Science Data Bank, 2021.(2025-04-02). DOI:10.11922/sciencedb.j00001.00133.
论文引用方式
王鹏, 李向义, 热甫开提, 等. 2009–2015年塔里木盆地南部荒漠草地土壤元素含量数据集[J/OL]. 中国科学数据, 2021, 6(4). (2021-11-11). DOI: 10.11922/11-6035.csd.2021.0039.zh.
数据访问地址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服务平台:
https://www.nesdc.org.cn/sdo/detail?id=64f9bf957e281774b9054f32
科学数据银行:
https://www.scidb.cn/detail?dataSetId=f1d467595a864227b47ff75b2b5640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