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袁文平团队发布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和变化数据集(1980-2021年)

       近日,中山大学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模型研究团队(负责人:袁文平教授)通过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生态网络云平台(http://www.nesdc.org.cn)发布了1980-2021年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和变化数据集,用户可在线访问获取数据。相关研究成果以“Reconstructing Long-Term Forest Cover in China by Fusing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and 20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Data Sets”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Biogeosciences期刊。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主体,主导着全球和区域尺度的陆地碳循环。特别是在中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得益于国家生态环境政策,森林覆盖率增加了近一倍,对增加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开展碳汇评估特别是量化历史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产品严重低估了中国森林的扩张趋势。研究团队融合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20种遥感土地利用产品,重建生成了1980-2015年中国森林覆盖数据集(简称CFCD),空间分辨率1×1公里。CFCD能够很好地再现1985-2015年间森林覆盖面积增加的趋势,3851个地面调查样本验证结果表明,数据集精度达到76.9%到99.4%之间。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进一步将获得的高精度森林覆被信息和一套土地利用覆盖产品(CLCD数据集,Yang and Huang, 2021,doi:10.5194/essd-13-3907-2021)相融合,生成了中国1980-2021年土地利用覆盖和变化数据集,空间分辨率10×10公里。该数据集充分再现了中国自1980年以来森林扩张趋势主导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中国陆地碳汇估算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图1中国森林类型的空间分布:(左)1980年;(右)2015年

       论文信息:Xia X, Xia J, Chen X, et al. Reconstructing Long‐Term Forest Cover in China by Fusing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and 20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Data Sets. JGR Biogeosciences. 2023; 128(4): e2022JG007101. doi:10.1029/2022JG007101

       数据链接:点击这里